快捷搜索:  

黏土陶粒滤床:黑臭水体的终结者

广告
武昌楚河曾是出了名的墨汁河,岸边居民夏天不敢开窗,河水黑得发稠,扔块石头都看不见涟漪。2022 年启动的治理工程,在河底铺设了 1.2 米厚的黏土陶粒 + 水草生态模块 。这些陶粒是用城市污泥和秸秆烧的,表面布满微孔,每克能吸附 800 万个氮磷分子。​
施工队先清淤 30 厘米,铺一层土工布,再码放陶粒,最后撒上苦草、黑藻种子。3 个月后,奇迹发生了:陶粒表面长出滑溜溜的生物膜,水草根系钻进陶粒缝隙里扎根,水体透明度从 30 厘米涨到 1.5 米。监测数据显示,氨氮含量从 15mg/L 降到 1.2mg/L,溶解氧从 1mg/L 飙升到 6mg/L,小鱼小虾开始成群出现。​
住在河边的张大爷每天带着孙子来钓鱼:“以前河面飘绿藻,现在能看到鱼游!” 如今楚河的治理模式已复制到涨渡湖,10 公里湖岸线铺了 5 万吨陶粒,水生植被覆盖面积从 30% 扩到 90%,连多年未见的鳜鱼都回来了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